黃賓虹(1865 年1月27日——1955 年3月25日),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,生于浙江金華,成長于老家歙縣潭渡村,初名懋質,后改名質,字樸存,號賓虹,別署予向。近現代畫家,擅畫山水,為山水畫一代宗師。六歲時,臨摹家藏的沈庭瑞(樗崖)山水冊,曾從鄭珊,陳崇光等學花鳥。精研傳統與關注寫生齊頭并進,早年受“新安畫派”影響,以干筆淡墨、疏淡清逸為特色,為“白賓虹”;八十歲后以黑密厚重、黑里透亮為特色,為“黑賓虹”。
黃賓虹是一位學者型的畫家,也是我國杰出的山水畫大師。他既師古人,更師造化。其山水畫色調濃黑,渾厚華滋。世人皆知黃賓虹的山水畫堪稱一代宗師,然而,他的獨具風貌的花鳥畫也鮮為人們熟知和推崇。他的花鳥畫不是偶爾涉筆,而是從年輕到垂暮之年一直在畫。
早年他的花鳥畫受揚州著名畫家陳崇光的影響。繼承的是沈周、陳白陽“觀物之生”的理念,走的是草書筆法和水墨或色彩渲染來表現“物物有一種生意”的寫意路徑。所以較早期的花卉題材,多取山花野卉的用筆、落墨、構圖,但見輕捷和單純,尤其用色,唯美唯柔,似手邊隨意流瀉的溫情。專擅花鳥大寫意的潘天壽先生就稱黃賓虹先生山水為“絕妙”,其花鳥為“更妙,妙在自自在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