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原祁,明崇禎十五年(1642年)生,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)卒。字茂京,號麓臺、石師道人,江蘇太倉人,王時敏孫。康熙九年(1670年)進士,官至戶部侍郎,人稱王司農。以畫供奉內廷,康熙四十四年奉旨與孫岳頒、宋駿業等編《佩文齋書畫譜》,五十六年主持繪《萬壽盛典圖》為康熙帝祝壽。擅畫山水,繼承家法,學元四家,以黃公望為宗,喜用干筆焦墨,層層皴擦,用筆沉著,自稱筆端有金剛杵。與王時敏、王鑒、王翚并稱“四王”,形成婁東畫派,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,成為正統派中堅人物。享年七十四。
這幅《仿黃子久山水圖》是在古人的基礎上加以發揮,并且充分體現出王鑒自己作品的獨有特色。縱觀全圖,坡岸石磯磊磊,凸石崔嵬,層疊復上;群山重重,嶺巒高聳,峭壁懸崖,氣勢壯觀,一種令人向往的感覺油然而生。全圖林木遍山蔥蘢青翠,蒼郁茂盛,清氣襲人。遠處山澗壁崖下的瀑布,如銀河落九天,飛流直瀉,沖入溪中,蜿蜒流淌。岸邊、山腰上點綴著水榭亭臺、屋宇樓閣,有的藏于樹叢中,忽隱忽現。一高土端坐于水榭中,他神態安祥地望著四周縹緲淡遠的景色,那悠然自得、輕松愜意的韻味深深感染著觀者。